首页

关于农村中学生厌学教学随笔

中学教学随笔 |

时间:

2019-11-30

|

推荐访问

【www.baibaidjt.com--中学教学随笔】

  导语: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打基础时期,中学生理当把握住求学的大好时机,但客观现实却不容乐观,在农村中学中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农村中学生厌学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关于农村中学生厌学教学随笔【第一篇】:农村中学生厌学原因及解决方案

  近几年,随着政府对农村中学加大了教育投入的力度,不论是学校的校园建设,还是学校的教学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另一个现象也在悄悄地的发生,那就是学生生源在不断减少。为此,我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找出了一些学生厌学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下面对学生厌学的原因和解决的措施作一下说明:

  学生厌学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1、 家长的误导。有些成绩不太优秀的学生家长早早的就对学生的前途做出了安排:混完初中就出去打工,甚至不准备让学生上完初中就出去打工。致使学生早早的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产生厌学心理,这样的家长真称得上是糊涂家长。

  2、 农村传统意识的影响。传统意识中有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的思想,有的家长就不准备让一个儿子再离开家庭,女孩终究要嫁人的,让她们尽快结束学业去打工挣钱,补贴家用和准备嫁妆。这些因素也会使学生早早的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而产生厌学心理。

  3、 家庭管理的缺失。有的家庭父母两人双双外出打工,把孩子丢给年老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有的家长只顾忙于自己挣钱而疏于对学生的管理,有的对孩子关心不够,有的是过分看重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管理方法不当,简单粗暴,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使孩子产生厌学心理。

  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1、 教师教学方式的落后。虽然教师现在有太多太多的学习,但是有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或晋级,因而有的老师现在仍然是一支粉笔一本书,加班加点满堂灌,学生不感兴趣,产生厌学情绪。

  2、 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目前教育界存在的不少问题使很多教师的心理不平衡,社会给教师的压力太大,使一些老师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工作态度不认真,无形中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3、 教学评价不科学。目前实行的评价制度仍是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依据。致使教师的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加班加点、题海战术,促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习,不在乎学习,产生厌学情绪。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

  1、 学习目的不明确。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为老师学的,是为家长学的,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以消极、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进而产生厌学心理。

  2、缺乏人生的规划。现在有些同学根本就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上学,自己将来做什么,只知道什么事都有父母呢,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将来,致使他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习缺乏上进心。

  3、 自制能力较差。有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制力,遇到困难就会急躁、退缩,抵制不住网吧、游戏厅的诱惑,使他们的学习下降,进而产生厌学心理。

  4、自卑心理较强。还有个别的学生因为学习成绩较差,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的态度也较为消极,进而产生对立情绪,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

  针对学生的厌学现状及出现的具体问题,我思索出了以下对策:

  一、 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

  1、及时进行家访。针对学生的厌学情况,及时进行家访,了解家长的态度,给一些家长讲清道理,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共同探讨对学生教育的有效措施,家校合力共同转变学生的厌学思想。

  2、充分利用家长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学校及时向家长提供提供学生的情况,告知学校在管理学生方面力所难及的问题,并希望家长施以援手。学校与家长多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3、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管理。对于那些留守学生,学校应与家庭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多进行家访、多通电话,平时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给他们以更多的关爱,使他们在学校里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1、加强教师的责任心。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教师的责任心强了,态度端正了,工作也就积极了,就能赢得同学的尊重,学生厌学的行为也会得到遏制。

  2、加强学校的管理。学校应结合实际制定规章制度,即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也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踏踏实实的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应看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建一个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加强重点学生的教育

  1、要充分了解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等动态,找准学生厌学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2、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因素,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适当降低对后进生的要求,正确的评价学生学习行为,恰当的运用表扬和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树立起学生的学习信心。

  3、培养学生互助的学习习惯。及时发现并培养班级中的积极分子,采取各种形式(如成立学习小组),使学生内部能形成互助互学、相互竞争、相互督促的良好风气,逐步改变他们的厌学行为。

  学生厌学行为的转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耐心、细致的长期努力,我校许多学生厌学的现象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但仍需继续努力,我们的认识和措施还需要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关于农村中学生厌学教学随笔【第二篇】:关于农村中学生厌学心理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厌学,就是对学习感到厌烦,不愿意学习,不喜欢学习。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厌学者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在中学生中,轻微的厌学,偶尔在学习中感到疲倦,难以坚持,甚至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发生懒惰的行为,但是,等到调整情绪,或者进入课堂气氛后,或经过老师的疏导,又能够重新投入学习之中,这种轻微的厌学现象比较正常,也比较普遍。严重的厌学,是指厌学者长期以来,在读书学习上不能投入,效率低,记忆难,成绩差。严重的厌学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上课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尤其是对书写、计算、阅读等有厌烦心理,作业拖拉,不难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经常出错,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虽经教育,但厌学心理难以改变,经常出现说谎、逃学、玩手机、沉迷电子网络游戏、出走等行为。

  学生的厌学现象越来越严峻,厌学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我们是教师,我们是工作在教育一线上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学生厌学问题,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要对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情绪要及时的分析与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在学生厌学或者快要厌学的时候,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一片快乐的天空,让他们愉悦地学习。

  针对中学生厌学的种种现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学生厌学的心理对策,有助于丰富思想教育的内涵,促进思想教育的活化,提高思想教育的效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中简单化的模式和狭隘化的格局,从而使厌学学生重塑健康的人格,使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起来,走上喜学、乐学的正常轨道,让积极主动的心理情绪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和谐地发展起来。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在校生有800多人,生源质量普遍偏低,学习基础普遍偏差,学生厌学现象,相比于城市初中,可能更加严重。基于社会大背景和我校实际,我们申报了《农村中学生厌学心理研究》课题。意图通过调查、观察,找出学校中的厌学学生,对他们的厌学原因进行分析,并思考矫正的思路,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树立学习的信心,使他们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实现学校宗旨——为了一切学生的和谐发展。

  二、相关研究现状

  厌学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一些教育界人士对学生厌学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成果。就研究内容而言,一般都比较倾向于针对厌学问题的现状、原因、对策的综合研究。这三者中均有见长于其中一个方面的研究。如周晶晶等在《中学生厌学心理的调查研究》中,描述了学生厌学的某些行为特征和厌学比例,发现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厌学与教师和现存教育制度相关;符秋韵揭示了农村中小学生厌学率随年级上升并且达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多项较大样本的调查研究结果都印证了,我国不少地区中小学生有四成以上是厌学者,通称为“差生”。兰靖、张念蒙的《隐形辍学论》所界定的隐形辍学学生群体中,实际上还包括了有学籍但心不在焉的“准辍学生”或“学困生”,两个群体相加,厌学者的人数规模超过七成,而且随年级增高而不断蔓延,初二是厌学学生人数剧增的高危年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北师大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学生普遍厌学”,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初中生10.4%,高中生4.3%。

  关于农村中学生厌学教学随笔【第三篇】:农村中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及防治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打基础时期,中学生理当把握住求学的大好时机,但客观现实却不容乐观,在农村中学中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课堂上,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磕睡,或者做小动作,或者吵闹,学习时不动手、不动口、不动眼、不动脑,视上课为坐牢;其二、练习、作业抄袭或少做、漏做、字迹潦草,甚至干脆不做;其三、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其四、逃学,如借故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等。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机制。

  一、厌学心理的成因

  1、学生自身的原因

  ⑴、有些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基础知识差、学习方法不当、成绩跟不上,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学习,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让人疲倦的事情。

  ⑵、有不少学生从小形成了不大好的个性特征,如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注意稳定性差,缺乏内在学习动力,既自负又自卑,无远大抱负。

  ⑶、也有一部分学生,曾经努力过,也曾经洒过汗水,但无论怎么奋斗,仍然常常失败,很少甚至没有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一次次的失败,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的进取心,促使他们对此作出了不正确的归因,认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低下,不是学习的材料,因而主动地放弃了努力,举起了白旗。还有一部分学生,同样努力过,也曾经取得过自认为可以的成绩,但是往往不如他人,因而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长期被老师忽视,便逐渐丧失了自尊心,变得破罐子破摔起来。

  2、社会因素

  ⑴、随着对外开放,人们观念的变化,有些低俗文化开始冲击我们的思想和灵魂,同时对学校教育也产生了强大震荡。当低俗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他们必然会放松对学习的追求和兴趣。

  ⑵、在现实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劳动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是现实,这就致使许多青少年错误地认为读书无用,没有读书照样可以做生意赚大钱。“读书无用论”成了厌学症患者调节心理平衡的精神支柱。

  ⑶、改革开放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大潮,五光十色的生活,精彩的“外面世界”无疑成了对学生的一大诱惑与刺激。由于他们思想不成熟,理智不健全,选择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往往被许多消极因素所吸引,所迷惑,从而抛弃学业,迷恋享乐,甚至走入歧途。

  3、家庭因素

  ⑴、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我们都知道,爸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爸妈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强制型的家长对子女用压的办法,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放纵型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导致子女懒学勤玩;宠爱型家长对子女百般溺爱,过度迁就,使孩子滋长了依赖性和懒惰性。

  ⑵、过高的期望值与功利意识也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学。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于是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当孩子达不到标准时,便采取不正当的措施,有些孩子能够忍受,有些孩子认为反正达不到要求,索性放弃追求。

  ⑶、爸妈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家庭是孩子主要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对学习的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等都是子女模仿的榜样。如果家长乐学好学,孩子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自然乐学上进。然而有的家长把主要精力都花在赚钱,花在吃喝玩乐上,这样即使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期望大、要求严也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应,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

  ⑷、不少学生的爸妈常年在外打工,平时难得与子女团聚,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等的关心过问甚少,如此家庭,教育学生方面就显得明显欠缺。

  ⑸、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子女心灵上造成创伤,也会使子女意志消沉而影响学习。

  4、学校因素

  ⑴、办学理念的影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社会与家庭将负担交给学校,学校将压力付给教师,而教师则将负担转嫁给学生。这一方面会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造成精神高度紧张,难以应付各种压力,由此产生厌学心理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人格等教育长期等闲视之,使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⑵、教学管理的影响。我们有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常常违背教育规律,如新生入学就分快慢班,分在慢班的学生,往往自认为是三等公民,低人一等,在学校生活中抬不起头来,许多学生便慢慢泯灭了自尊。另外,在学生管理上,“严”的多,“宽”的少;课余活动单调死板的多,生动灵活的少等也是使学生产生厌学的重要因素。

  ⑶、教育方式的影响。有些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使部分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不但造成学生对他产生反感,还会造成对他讲的课及他所教的学科也不感兴趣。此外,一些教师厌恶、歧视后进生,也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学习情绪低落,使后进生形成了逃学、弃学、不愿学等消极行为,最终导致厌学症的形成。

  ⑷、教学水平的影响。一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不注重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教学方法呆板、单调,“满堂灌”法、“题海战”法、严厉惩罚等方式,阻碍了师生情感交流,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样久而久之厌学情绪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二、解决厌学心理的对策

  要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共同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具体设想及做法是:

  1、社会、学校和家长都要把加强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教育放在突出的地位来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是立国、强国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使学生建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自控能力,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只有使那些厌学的学生充满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使其严于律己,勤奋学习。

  2、作为学校,第一,要通过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召开家长会或开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多与家长接触,使双方的信息及时得到反馈;第二,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厌学学生,还需要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调整学习心态,积极、主动、愉快地对待学习。第三,学生管理上同样坚持宽严结合的原则,学习要求上严格标准,课余生活中自由灵活,通过运动会、文化节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课堂上学得主动,课余活动中玩得开心,从而形成一种优良的育人环境。

  3、作为家长,首先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心灵上的创伤;第二,爸妈要尽可能多与子女接触,尽可能多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第三,发现孩子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时,要根据子女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引导,绝不能采取强制型的管教方式。

  4、作为教师,第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行民主教学,通过表演、演讲、辩论、讨论、竞赛等和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激活课堂,让学生尤其厌学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做课堂的主人;第二,要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平等、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真诚地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充分挖掘其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那颗慈母般的爱心;第三,降低学习目标,传授知识时要低起点、慢步子,布置作业时要适度、新颖,杜绝“题海战术”;第四,对学生要进行学法指导,交给学生学习“钥匙”;第五,帮助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促使学生从自身变化中认同自己的成功;第六,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情感,教态要得体。

  5、作为政府,要加大整治网吧、电子游戏室、台球室、书刊、音像制品等力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前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厌学心理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厌学这一难题将会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

  关于农村中学生厌学教学随笔【第四篇】:农村中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厌学情绪?

  现在的农村中学生,年龄大约12—16岁,由于心理认知、情感及个性发展都处于发展阶段,学习动机还不够稳定,意志品质还不够成熟等特点。通常存在“厌烦学习”、“不愿意学习”现象。严重的就成了厌学症,即患儿长期以来,在读书学习上不能专心,效率低,易健忘,成绩差。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开小车,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尤其是对读书、写作有厌烦心理,作业拖拉、不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经常出错。更有甚者说谎、逃学、出走。其主要特征有:心智活动差、学习消极被动、动力不足、学习随意多变、学习成绩差、形成恶性循环、具有破坏性,爱寻找别的途径实现自我价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也有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一)、内在原因

  1、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或不明确。表现在:

  (1)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不良网吧,游戏厅,录像,刊物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2)家庭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受到家长及社会上“脑体倒挂”现象的影响,误认为知识不重要,上了大学又怎么样,不照样还是找不到工作。

  (3)学生没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知道为什么而读书。

  2、学生学习情感淡漠,缺乏兴趣

  首先,过重的课业负担,超长的学习时间长,(农村有些中学,学生学习时间为05:00—22:30)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其次,教师教法陈旧、师生情感不和谐,同样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学生意志薄弱,耐挫力差

  学习是件苦差事,虽有理想,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及毅力,现在的多数中学生都被父母过度溺爱,父母包办一切。因此很多学生无坚持性,意志薄弱。碰到困难便打退堂鼓,长期下去,便产生厌学情绪。

  4、智力因素、心理特点。

  一般地说,大多数的厌学学生的智力是正常的,但容易为情绪左右,兴趣容易发生转移;对难学和讨厌的功课,往往偷懒取巧。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当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困难、成绩不佳或受老师冷嘲热讽、轻视,家长的打骂或受到外界的某些诱惑之后,就会兴趣转移,产生厌学的心理;自卑,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我校九年级一位学生是这样写道:“我每天拼命学习,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可是成绩总上不去,一次一次地挫败,又受到老师、同学的嘲笑,父母的责骂,我已经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二)外在原因。

  1、学习负担过重是其重要原因。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然而,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过重的学习负担不仅让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2、不被理解、接纳是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

  学习的同时,他们也需要情感的交流,教师的爱,教师只有关爱、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学生才愿意接近教师,才能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除此之外,也希望在同学间被接纳,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和信任。反之,则会促进学生厌学情感的发展。

  3、频繁的考试、排名次是产生厌学心理的直接原因。

  当前,学校中频繁地进行测试,排名次,排座位,使学生超负荷的学习,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之前,其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就更为严重。一种害怕考不好和名次下降的忧虑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从而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

  4、缺乏激励和表扬,无端的批评和指责是其不可忽视的原因。

  足够的激励和表扬对于厌学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常言道:“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及时、正确、科学的激励和表扬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不合理的、过于粗暴的批评甚至羞辱性的言语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厌学。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原因,我们要从中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让每一位孩子从厌学情绪中走出来,重新燃起对学习的激情是势在必行的大趋势。

  关于农村中学生厌学教学随笔【第五篇】:浅谈农村中学生厌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一、农村中学一些学生厌学的表现

  笔者所在乡镇为偏远农村,属于本地的贫穷乡镇。乡镇共有两所中学,820名学生。大部分孩子的父母为了维持生计,长期在外打工,所以有的孩子经常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还有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

  经调查发现,学生厌学的表现形式较多,有的上课讲话、睡觉、玩手机;有的作业不认真完成、或根本不做。这些现象给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工作等各方面带来了困难,对于学校的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当前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分析其厌学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学好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农村中学生厌学的成因

  (一)学校方面是产生厌学心理的关键。

  1、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不能真正的贯彻素质教育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由于升学率、教学成绩还是社会、家长、上级评价学校的主要因素,学校办学思想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职称评聘制度依然存在,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痛苦、产生厌学情绪,以及对学习丧失兴趣的主要原因。

  2、部分教师不注重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

  教师的教学方式以“灌输式”、“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主,不注重学法指导,将学生置于题海之中。结果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形成了不愿意学、逃学、弃学等消极行为,孩子们的厌学情绪愈来愈重,最终导致厌学症形成。

  3、学校生活太过单调。

  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学习和上课,没有多少业余活动可以参加,一些综合实践课形同虚设,这也是学生厌学的一个原因。

  (二)学生自身的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

  个别学生在学习文化方面先天不足,能力缺乏。这类学生往往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或者只会死读书,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地应用、合理地表达出来。这样,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习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性格原因,在班级里人际关系差,与其他同学不能友好相处,感到在学校没意思,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不良情绪甚至厌学情绪就会产生。

  (三)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是一些家长教育意识的落后。有的家长由于工作生活又忙又累,或者是文化水平不高,因此不能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甚至认为小学学习无关紧要,只要初中、高中能学好就行了。其次是缺乏良好的家教方法。小学知识对于家长来说并不难,但是不少家长往往没有方法或是不能坚持在家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导致孩子缺乏学习主动性。

  总之,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思想落后了、厌学了。看到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天职是教书育人,对他们的矫正,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三、解决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对策

  中学时期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合作努力。

  (一)必须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学生依靠网络媒体所获取的信息日益增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种娱乐也迅速兴起。政府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净化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学生自制力不强,往往不能抵挡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如网吧、电子游戏、影碟等。所以,政府要协调社会各方的管理力量,共同治理学校周边环境,整顿娱乐场所,努力消除由此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充分发挥学校在防治学生厌学现象中的主体作用。

  1。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组织开展名人、伟人的故事演讲比赛,介绍一些名人、伟人奋发读书的故事。还要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文体活动,如举办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多种类型的体育比赛,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并举办音乐(葫芦丝、电子琴、二胡、合唱)、绘画、书法、演讲与主持等特长培训班,开展健美操、艺术体操等各种社团活动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使学生明确人生使命,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刻苦学习。

  2。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强化其主体作用的发挥。

  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和最直接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是一个班级的领头兵。一个班的班风和学风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的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学生思想工作做得深入扎实,这个班的学习风气肯定会好。因此,班主任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3。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切实提高课堂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尽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使用投影、实验、录音、录像、微课等形象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同时,课堂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师注重学法指导,鼓励学困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并成立“互帮互学”学习小组,采取“兵教兵、将教兵”策略,作业分层布置,敢于让学困生展示学习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的乐学精神,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

  4。尊重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真诚的爱和尊重是启迪学生心扉的钥匙,学困生最需要的就是这把钥匙。教师应尊重学困生,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学生,在生活上成为他们的知心人,学习上的领路人,困难时的帮助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学困生的素质,才能开创学困生转变的新天地,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会让每个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学习的成功,避免厌学的产生。

  (三)学校要与家长建立家校交流平台,形成教育合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是人生启蒙的也是终生的学校,因此家庭教育不仅影响学校教育,还影响一个人的终生。”教师可以利用校讯通、手机(短信)、E-mall、博客、微博、QQ群、微信等平台开展工作,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提高抗打击能力、培养自控能力、树立正确上网的观念等,要求家长给孩子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分鼓励。宣传一味溺爱、放纵、打骂、体罚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

  综上所述,引起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要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教育改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教育和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找到矫正的方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变“厌学”为“乐学”。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们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延伸阅读
初一的小朋友都知道多少关于道德的知识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老师们的教学随笔吧。  初一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随笔【第一篇】:教学随笔  道德与法制课是初中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它不仅是中考科目之一,而且对学生做“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我们反思教学随笔 > 中学教学随笔
2019-11-30
还记得信息技术课上无穷无尽的乐趣吗?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老师们的教学随笔吧。  中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随笔【第一篇】:教育随笔  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教学随笔 > 中学教学随笔
2019-11-30
初中的小朋友们你们上课时是否认真听讲了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老师们的教学随笔吧。  初中耐心专注地倾听的教学随笔【第一篇】:教学随笔  众所周知,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生行为规范训练要求之一。因此,作为教师应告诉孩子们:“上课要认真听讲,要听老师讲,也要听教学随笔 > 中学教学随笔
2019-11-30
导语: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初中政史教育教学反思及随笔》,欢迎阅读。  初中政史教育教学反思及随笔【第一篇】: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在开展教学工作前,我先对初一教材教学随笔 > 中学教学随笔
2019-11-30
导语:初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数字化课堂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初中地理数字化课堂教学随笔【第一篇】:  只有不断学习、实践、总结,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休养。在课堂教学随笔 > 中学教学随笔
2019-11-30
初中的美术同学们是否都受到了熏陶?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老师们的教学随笔吧。  初中美术教师教学反思博客随笔【第一篇】:教学随笔  担任美术教学工作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课堂活跃,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哎!”我教学随笔 > 中学教学随笔
2019-11-30
导语: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对教育教学行为和过程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从而为更好地进行教育实践提供经验和指导,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活动。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中学教师教育教学反思及随笔》,欢迎阅读。  中学教师教育教学反思及随笔【第一篇】: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我一直认为教学随笔 > 中学教学随笔
2019-11-30
导语:综合实践课有利于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体制的改革。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随笔【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随笔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教学随笔 > 中学教学随笔
2019-11-30
导语: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得以焕发,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体验与创造,使学生能更好地懂得生活,理解生活,做生活的主人。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课堂随笔》,欢迎阅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课堂随笔【第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随笔   推荐新教材的全新教学随笔 > 中学教学随笔
2019-11-30
导语: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后进生堂堂学有所得,提高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优生堂堂都能吃的饱,增强了自学能力和吸取知识的独立性。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与分层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初中信息技术与分层教学随笔【第一篇】:信息技术分层教学随笔  面对程度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学随笔 > 中学教学随笔
2019-11-30

图文推荐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