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澳大利亚旅游随笔

【www.baibaidjt.com--旅游散文】

  那片美丽的土地,那个拥有阳光海滩,爱,友谊与热情的国度,那个曾给我幸福,快乐,美好。曾经独自漫步在剧院周围,拍摄着阳光明媚的风景,感受着异国情调的氛围。曾经,在堪培拉,我们参观了著名的格里芬湖和湖上高达140米的库克船长纪念喷泉,它高大的白色水柱直冲云天,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雾化成的彩虹甚是眩目。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澳大利亚旅游随笔》,欢迎阅读。

  澳大利亚旅游随笔【第一篇】:悉尼印象

  到达浦东国际机场时,离出发时间还有几个小时。我和另外一个同事按行程要求等待上海的导游。没多久,上海的导游出现了,他向我们解释说,你们这个团有11个人,来自不同地方的散客,到达目的地后会有“地陪”带你们的,有什么问题的话,每次在机场我们会见面的。上海导游的一席话我们还没有明白过来,他就开始向我们强调出关时的一些注意事项了。

  到澳洲观光旅游要从香港转机,10月30日下午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发到香港,在香港国际机场转机,坐9个小时的飞机到悉尼。

  第二天上午到了悉尼机场,一切都觉得陌生和新鲜。第一次坐了长达九个小时的飞机,虽然在飞机上只顾玩座位上的游戏和观看影片录象,人有些疲劳,但是一踏上异国的土地,好奇心还是把一夜的疲惫一扫而光。

  过关的时候比较麻烦。事先每个游客都要登记行李中的物品,导游一再重申,要如实填写,特别是对所带的食品,更不要漏填,不然查到会罚得很厉害。并特别关照,“老外”办事很死板,不要抱什么侥幸心理。

  顺利地过关后,当地的导游已经举着牌子在出口处等着了。当11个人都坐到一个小巴上,车子带着我们开始了澳洲游的第一天的旅程。

  导游小姐姓宫,已经在澳大利亚定居了八年。一路上向我们介绍着悉尼,并给我们兑换澳币和兜售IP电话卡。

  车子走在繁华的城市——悉尼。还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北京与世界上几个著名的城市申办2000年奥运会。当时与北京最有竞争力的是澳大利亚的悉尼。当我们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来自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举办的城市——悉尼时,一个美丽的城市就此进入我的脑海。虽然北京以两票落选,但是,一个能与我心中神圣的地方竞争的城市,那时确实给了我无限的遐想。

  来到澳大利亚的第一个景点立即出映入我们的眼帘——悉尼海港大桥。导游介绍说:悉尼海港大桥是早期悉尼的代表建筑,它是于1924年破土建造桥基,1932年竣工通车,历时8年多。它像一道飞挂海湾的长虹,在蓝天白云辉映中显得庄重而宏伟,与我心驰神往的悉尼歌剧院隔海相望,成为悉尼的象征。远远望去,桥上的来往车辆穿梭不息,大桥的一端,美丽的悉尼歌剧院仿佛正在演绎着著名的古典歌剧在为这壮观的景色伴奏,耳中不时传来《图兰朵》中帕瓦诺蒂回荡在高空中高亢的歌声《今夜无人入眠》。

  我们一行下车选择各种角度拿起相机抓紧拍照,试图把这些平时只有在名信片上才能见到的风景拍下来。

  车子到达悉尼歌剧院时,正是烈日当空。在悉尼歌剧院前大广场上,我们下了车,导游小姐饶有兴趣地介绍着这世界著名的歌剧院。她对我们说,悉尼歌剧院举世闻名,但是它只适宜远眺,近看就不象想象中那么美了。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总觉得悉尼歌剧院承载着世界文化交流的精髓,是每个音乐爱好者的圣地。

  悉尼歌剧院在1973年10月23日由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剪彩落成,它的设计早就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从远处看去,几扇雪白的贝壳形状构成悉尼歌剧院独特的造型和特有的气质,坐落在碧绿的海水和皇家公园宁静的草地森林之间,它给澳大利亚增添了一处世界景观。每年在悉尼歌剧院举行的表演大约3000场,约二百万观众前往共襄盛举,是全界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

  我拿着照相机,没有随流登顶参观,而是一人独自走进悉尼歌剧院来个亲密接触。我关心的是最近剧院演出的节目,以及在剧院附近的人文景观。我用我的数码相机拍摄着所有演出海报,虽然有些一些英文我还看不懂,但是,有些经典剧目的大幅海报却给了我似曾相是的感觉。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年中秋节,上海与悉尼这两个友好城市曾经成功举办过空中音乐节目,悉尼的举办地就是美丽的悉尼歌剧院。这也许是我对悉尼歌剧院最初神往的缘故,来到悉尼歌剧院时,我情不自禁地会想起1998年建成的上海大剧院。上海大剧院为上海人的骄傲,上海大剧院建成后,已成功上演过歌剧、音乐剧、芭蕾、交响乐、室内乐、话剧、戏曲等各类大型演出和综艺晚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特别是音乐剧《悲惨世界》、《猫》和《歌剧魅影》的演出,大大增添了上海大剧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不知什么原因,每次到上海大剧院看音乐会时,总会想起悉尼歌剧院。

  沿着悉尼歌剧院周围走着,港湾一个个露天酒吧中,三三两两的洋人男女在喝着酒和咖啡,享受着休闲的时光。我独自漫步在剧院周围,拍摄着阳光明媚的风景,感受着异国情调的氛围。

  澳大利亚旅游随笔【第二篇】:澳洲旅行随笔

  3月底到4月初,我们来澳洲旅游,在朋友家做客,然后到悉尼墨尔本等几个城市游玩,因为游玩,也接触了一些移民或者就是老人过来帮着儿女照看孩子的人群,他们享受着这里的清洁的环境和放心的食物,享受着儿孙之乐,同时也享受着孤独和寂寞,国内亲戚朋友艳羡眼光背后的酸楚,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才懂。

  我们第二次来澳洲,印象深刻的永远是通透的蓝天,哪怕是阴天也一样。当地朋友说这比他20多年前来的时候差远了,但是20多年前的时候自己的家乡宁波和悉尼其实差的并不多,现在可是天壤之别了。所以这些移民或者过来的人,除去帮着带小孩的不得已或者意愿外,如果国内有这样的环境和放心的食物,他们是真的不想过来生活的,太不方便了。

  听说我现在自己在农村还算环境好的地方种绿色蔬菜,顿时觉得羡慕,说这个一定是大有前景的,城里人太需要了,不过也说不是这样大家见面了解,国内还是不敢太相信,不像澳洲。不过这个澳洲的蔬菜就是太贵了,他们这里没有像国内一样遍布小区周边的菜市场,蔬菜一般就是超市买,所以跟国内超市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只不过觉得食品安全上可以信赖度更高。而且国外的菜就算同一个名字,个别蔬菜和国内的口味也不同。

  为了方便口味也更实惠,朋友父母把自己家游泳池改造成了小菜园,40-50平米的地方,足够一家人吃,丰收时候还送给别人不少,通过种菜实现了社交的功能,陌生国度结实了不少新朋友,大家也吃出来了自家种的菜,比超市买的香,好吃。所以其实社会大生产的和自给自足的种植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澳洲的普通超市蔬菜也不是不打农药,只不过他农药的品种,打的剂量,打的时间以及与打药后到蔬菜上市的时间间隔要求等遵守的很严格,违法的成本和代价会很高,这个对比国内现状,确实会好很多,我们也有国标也有绿色的标准,但是执行,监督和处罚等追溯机制差的太远,地大物博这会真是难事了。想吃到真正的绿色有机的蔬菜,国内外没有什么区别,都是需要尊重蔬菜自身的生长规律,有机肥,自然的生长,如果再找差异,那就是澳洲的空气是一定比国内的好的,至于土壤也不敢说真的就好。

  能够有亲可投,甚至去移民,去享受那里的一切有些人觉得固然是好的,其实我以前也觉得移民是好的,旅游去国外的次数多了,反而一点都不想去了,有时间去旅游更好。有一天还和朋友谈论,北京哪里差了?真的就是空气不好,文明层次还有点差距,但是这些都在治理,在改进,我们不过才改革开放30年,他们已经数百年了,我们其他方面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只比国外好,不比国外差的。

  转悠了一圈回头想想自己做的,觉得挺有意思也挺有前景,健康的食物和美好的生活是所有人追求的,只要我们坚持从本真出发,尊重自然的规律,就一定能够做到。

  澳大利亚旅游随笔【第三篇】:旅行随笔

  第一次来澳洲,我不可免俗的把目的地定在了世界自然遗产大堡礁,只不过并没有选择游客众多、购物方便的凯恩斯,而是选择了以水上活动和心形礁石闻名的圣灵群岛(Whitsunday Island)。

  来澳洲参加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的好友C美女提供了她租的海边小别墅和细致的全程陪伴,水上飞机、天堂海滩、大堡礁潜水、观光潜艇、高空跳伞等活动都被她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偏远的海岛边看落日西斜,每晚自己买生蚝、龙虾、大螃蟹,自己炒蔬菜、煎牛排、煮火锅的体验分外的奢侈和美好。

  值得一提的是乘坐水上飞机俯瞰大堡礁,确实比从海面看要漂亮许多,白天堂环状海滩独具特色、潜水时海里珊瑚质量虽不行可有呆萌的傻鱼略作补偿。在飞机上看到处于热恋期的G同学和微信另一头的男友聊得火热,那一瞬间我突然非常羡慕,不管距离多么遥远,好的旅途果然还是得有心爱的人一起分享才足够完美。

  澳大利亚旅游随笔【第四篇】:澳大利亚旅游业的金饭碗

  在星级酒店,坐等三、五个小时仍无法入住;电脑连不上网络,发不了传真,却找不到技术人员 一边是心急上火的游客,一边是慢吞吞的服务员。对于在澳大利亚旅行的中国人来说,上述经历并不新鲜,以至于在中国游客中有了“五星级酒店、四星级硬件、三星级服务”的说法。

  这类调侃当然值得澳大利亚旅游业人士深思,它点出了澳旅游服务业的硬伤:澳大利亚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地理优势,成为中国人出境游的热门之选;然而,旅游服务业在吸引投资、人员资质、文化融合等领域却遭遇愈发严重的发展瓶颈,目前已开始影响相关旅游目的地的美誉度。

  服务上不去的直接恶果是品质和收入的双双下滑,几乎所有澳五星级酒店都被迫通过网上交易,打折出售客房,折扣幅度从3折到7.5折不等。

  据澳大利亚咨询服务商思维全球咨询预计,来澳观光的中国游客人数增幅连年超20%,去年增幅更高达28.2%。今后10年,来澳的中国游客人数预计将在现有基础上倍增至86万,市场价值预计达70亿澳元(约合71.17亿美元)至90亿澳元(约合91.51亿美元)。

  2010年,中国位居澳大利亚第四大访客来源国,但从经济效益衡量,中国已成为澳最大旅游收入来源国,年产值约33亿美元。这种反差说明,较人数上占优势的西方游客,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出手更大方。

  人们有理由相信,继资源类行业之后,旅游服务业很可能崛起为连接中澳经贸合作的新兴支柱产业,并在今后数十年为澳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动力。

  谈到如何网罗中国人带来的真金白银,澳大利亚资源和能源部长马丁·弗格森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受金融危机、澳元升值和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激化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澳旅游业经营环境严峻,今后或将更加依赖中国市场。为此,政府已推出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10年战略计划。

  然而,相对于政府层面的雄心壮志,业界显然有些跟不上趟。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澳旅游业组织涣散,难以采取协同行动,在应对市场变化方面行动迟缓。澳旅游服务业今天的困境不能简单归因为服务员的惰性,澳元高企、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缺乏国际投资与合作等都是服务质量不高的幕后推手。

  “在为中国游客创造、升级和改进新的旅游项目方面,业界需做功课尚多,”思维全球咨询首席执行官戴维·托马斯说,“中国游客在澳人均消费金额是日本游客的两倍,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照,在中文导游和同步在线基础设施方面,澳大利亚旅游行业均严重不足。”

  谈及破题之道,澳大利亚酒店协会会长加里·克罗克特告诉记者,澳酒店业服务水平显然与中国游客的期望相脱节,但这本身则蕴含了中澳合作的机会。他提议,当地酒店业一方面要更多倾听中国客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也应考虑与中国同行展开多种方式的合作与交流。

  中国酒店行业资深人士龚宣明告诉记者,中国酒店管理者最清楚中国游客的习惯和偏好,而这种经验往往是澳大利亚同行所缺乏的。中国酒店业期待与澳方合作,以便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市场,分享繁荣。

  展望今后10年,旅游产业合作将在中澳经贸合作方面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如果中澳旅游部门的合作意愿能够辅之以澳政府部门在引进资本、技术移民等领域的务实优惠政策,从而最终推动两国优势资本与优质资源的深度融合,则澳大利亚旅游业所抱守的金饭碗将会化作惠及中澳双方的摇钱树。

  澳大利亚旅游随笔【第五篇】:有多远走多远。

  是不是很熟悉这一句?年轻的时候,我一直如此向往。

  其实我还有下半句:再也不要回来!

  为什么?因为我觉得远方一定好过我家。从小看了一些书(很无耻的吹一下:我爱看外国书),哪怕是前苏联的小说,撇开那些小时候本来就不懂的意识形态,那些作品奢侈的文学辞藻和妙极的景色描写,令我不停的做梦。

  白日梦做了一场又一场,但我年轻时候基本哪也没去。

  因为我,晕车!

  感恩母亲,她因病住了好几次医院,为了陪护,我心焦虑情至切在单位、家庭和医院三角之间奔波,她老人家治病,竟然把我晕车症也治好了。我都忘记自己是个上车就会身体内部四海翻腾的人了。

  总之,不晕车之后,我还是旅行过的,但是每次旅行回来,我最大的感受是:后悔!

  累死人不说,旅游区人被挤成相片,如果跟团,还得加上桌抢吃,上车抢座,景点抢道。这些所谓的远方,拉倒吧,我都不记得它们长啥样了。

  眼看着人之将老,我所在的世界还是这么无聊,在无聊的世界无聊地过着,而远方依然常常扰人清梦,没有见过美好的,总不甘心。

  所以,我去办了一个护照,老菜鸟也有新想法,出国看看。

  跟很多出国老司机相比,老菜鸟还是比较猛,第一次就不但跨过太平洋,还跨过了半个球。双跨还是比较激动的,为了沉淀自己激动的心,对所见所闻做出客观平和的记录,11月的旅游,我让自己跨年后才开始把感想付诸文字。

  跟所有游客一样,我也拍了好多照片,同行的有一个旅伴,据说拍了七千多张,令我我震了下精……神!也说明,那边确实是步步是景。

  我们在国内无论远途旅游,还是就近农家乐,毕竟在通往目的地的途中,是并不想睁着眼睛的,太多时候直接就合上了。但是在澳大利亚奔波途中,眼睛真的舍不得合上,只恨镜头跟不上车速。

  不是有多巍峨的山可供赞叹,不是有多豪奢的建筑可供观摩,其实很普通,但是普通到我从未见过的程度。我们在国内一直生长在不普通的地方、不普通的时代、有着不普通的伟光正、有着不普通的多快省、有着不普通的豆腐渣、也有着不普通的脏乱差。

  他们不圈地占山用以收钱,也不摧枯拉朽肆意建设,只是保持着普通的原汁原味,树木普通地生长,普通地开着自己的花,该修剪的地方,园艺师普通地做着本善工作,人和环境都气定神闲。

  如此,处处透着优雅淡然,风光自然也一派静好,但有朋友说,从我拍的图片所显示,基本生活设施,和中国差不多,建筑物宏伟度更是还不如中国。

  朋友眼光足够犀利。

  这是一个慢生活国家,高税收,也高福利,高税收,体现在做富人不容易,高福利体现在做穷人很快活。无论富人还是穷人,都不光有权生活好,还有权保持不被骚扰。

  大搞建设一定会骚扰到国民,国民住宅土地私有,999年产权,意味着永久。澳大利亚政府或任何机构任何财团,没有权利强拆。如果一项建设,要涉及到私人用地,那么那个法律程序一定是非常繁琐的,要细致,要公平,要时间。如果要涉及大量用工,那么人工费用一定是最大的开支,澳大利亚人工是最贵的,每小时最低工资18澳元(今日汇率92.0304人民币元),每周工作四天,周薪制,还是全球假日最多的国家,必须带薪。真正体现“人是最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经常自豪的高铁、地铁、各景区的玻璃栈道,他们很少很少,一是因为他们航空方便,上下班坐飞机是稀松平常,交通不是问题;二因为人工最贵,不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三是因为人工设施人造设备,对自然环境是一种重创伤害,钱是你的,资源是大家的,非人民同意就绝无权利下手。所以他们没有,或者很少有这类奢华,非不能,乃不为也。

  不过悉尼还是有一个地铁的,规模很小,还有部分还在地面,我在市内看见一列火车,好奇怪,其实那就是人家的地铁。据说规划准备扩大,但是他们议会批准下来,经过各方核算,列入各种工作的时间和人工成本非常大,所以如果想要见到悉尼新的地铁,应该要到2048年!

  30年!什么速度?什么概念?就是这个蜗牛速度,就是这个概念。不能想拆哪就拆哪,不能想欠薪就欠薪,就是没有火箭效率的。

延伸阅读
旅游随笔作文【第一篇:成都之行】  成都的老城区安静地站在那里,温暖清寂的样子。  ——题记  成都是此次甘南之行的最后一个目的地,在高原草垫上摸爬滚打十多天,来到了这里。我想,我爱这座老城。  第一日来时已近黄昏,吃过特色的火锅,汤底是一片红彤彤,还有成串成串的花椒,咬到嘴里,舌头都是麻的。一学生随笔 > 随笔作文
2019-11-18
旅游随笔作文精选篇一:长岛之旅  又是一次让人充满期待的旅行。早上五点就已经起来整装待发,脑子里面幻想着我们的目的地会是什么样子。当然,更要做好六个小时车途的准备。  来到车上,当车子启动的那一刻时,意味着我们就要踏上这次不知道是美好还是辛苦的旅行,总之让人好奇。导游在最前面给我们介绍这次旅行的学生随笔 > 随笔作文
2019-11-18
旅游随笔作文【第一篇:旅游随笔】  一说到旅游,我首先想到的,只是空洞。因为我并没有去过多少地方,更别说旅游了。父母很少有时间陪我,我也不想报旅行团,因为报旅行团就是自己的日程由他人安排,而且还有那么多人一起,不免无趣。约上三五好友同行,亦是绝佳之选。  相比于优美怡人的风景,我更喜欢景色朦胧之学生随笔 > 随笔作文
2019-11-18
旅游散文随笔海边【第一篇】:那片静静的海滩  南三岛的海滩,常常是我童年足迹洒遍的地方。  在一个初夏的早晨,我又来到南三岛的海滩。这里,是深入海岛深处的一片海湾,四周形成一个弯形的海沟,是一处天然的避风场所。这片海万离村边不远,但依然是静悄悄的,几无吵嚷之声。只有海风轻轻地吹拂着明镜似的海面,生活随笔 > 随笔感言
2019-11-14
以下就是来自随笔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杭州水为主题的随笔,欢迎阅读和借鉴。  以杭州水为主题的随笔【第一篇】:杭州水美  杭州之美一半在于“水”。无论是烟雨空空的西湖,还是那蜿蜒潺潺的虎跑泉;无论是滴水如注的山洞,还是那滔滔不绝的钱塘江;无不同奏着一曲流水之韵。  虎跑的泉水又是另一种风韵。泉眼,散文随笔 > 话题随笔
2019-11-02
9月3号,我们这里要举行第二届旅游开发大会暨国际自行车大赛。景区赛道两边的百姓,群策群力,众志成城。把自己的村庄,打扮得更加美丽富饶,以迎接来自国外的宾朋。  公路在十天之前就修补得平平整整,并画上了崭新的交通线。公路两边的台阶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盆栽鲜花。公路两边的商店门市住户都挂上了红色的小散文随笔 > 话题随笔
2019-11-01
昨天晚上赴邻村看灯展。本来可以晚饭之后,携妻带子,漫步当车,溜达着从容悠闲地前去的。怎奈一家人刚从东太行旅游归来,从来没有走过那么长的山路,回来之后,腰酸背痛腿抽筋儿。晚饭好歹拨拉了几口,推出自己好久不骑的摩托,虽然只有两三里的路程,好歹也省省脚力吧。  可是刚刚骑到村外,我才发现自己失算了,马散文随笔 > 话题随笔
2019-11-01
长时间的爱好就是读书吧!从小到大最喜欢读一些名人传记和文学作品,很享受。看完一本书会有很多想法和感受,也会通过读书,我理解了曾经让我陷入长时间的痛苦的一些事和看不惯一些人对我的生活指指点点。我不再难过,烦恼,纠结,好像心里一下有一束光,照亮我前行的路。  现在的我每天都很开心,我有信心和能力解决散文随笔 > 话题随笔
2019-10-31
这个五一假期,和往年一样,没有跟着人家去外边旅游,难得有闲去放飞自己的心情。撒了化肥,雇佣旋耕机旋了地。五一当天,跑到县城,在妹妹的撺掇下,看了好几处房产。孩子转眼要上大学了,在城里置一套房产,迫在眉睫。  大病过后,本来不想给孩子在城里买房子的。实在怕病情反复,到了用钱的时候,再四处找人张口借散文随笔 > 话题随笔
2019-10-31
从网上看到消息,说邮政编码快要取消了。我禁不住有怅然若失的感觉。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收到信件,是在小学毕业那一年。因为参加作文竞赛获奖,我到省城旅游了三天。照的几张彩色照片,由组织旅游的单位当地科委给我装在信封里,寄到我的村里。  第一次写信,准确的时间已经不记得了。第一次尝试写信是在中考,记得散文随笔 > 话题随笔
2019-10-31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