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教学随笔

【www.baibaidjt.com--小学随笔】

  小学传统教学随笔【第一篇】:如何把中华传统文化运用在小学的教育教学当中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入发展,一股国学热席卷整个文化领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道德伦理价值为取向的思想,再次受到热切关注。而以道德伦理为取向的国学,为小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则从国学经典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国学经典中有哪些道德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国学经典进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如何在小学道德教育中实施国学经典的教育。

  小学生道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主要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思想内容比较陈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之情。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因此,运用国学经典进行道德教育,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一、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中华民族诚信友爱、温文有礼的优雅人格。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如《论语》是我国古代一部十分重要的经典,它包含了立身、处事、为学、从政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它融政治、伦理、道德与教育为一体,其核心是做人,是伦理道德修养。它提出的许多做人的原则和格言,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等等,具有普遍的意义。

  又如《弟子规》,虽然总共仅有1080个字,360句,但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的淋漓尽致。《弟子规》所阐述的道理,譬如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泛爱众,而亲仁等教诲,适用于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以及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弟子规》的编写次序也是中国古人教育经验的总结,符合教育的规律。

  其他的如《童蒙须知》、《孝经》、《礼记》、《颜氏家训》等一系列经典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学习国学经典,可以让小学生系统地直面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二、国学经典的道德意义分析

  (一)国学经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13岁以前的少年儿童,他们的记忆能力较强,而其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及早让儿童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习,即是在他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触最具有智能和价值的经典。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虽然他们这时还不完全理解,但会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以文而化,逐渐培植其福德、开启其智慧,从而奠定他一生的高远见识和优美人格。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阅历的增加,他们会逐渐加强对经典的理解,经典遂成为他一生开智、受益、励志、成长的源泉。

  (二)国学经典教育的精髓在于潜移默化而非灌输。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教育片面灌输知识技能,急功近利,让儿童身心疲惫,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的核心价值被忽略,教育的科学规律被漠视。当下,一些机构利用社会、家长的认识误区,打着培养小神童、小天才的旗号引人眼球,实则为赚取千金万金的学费。这种拔苗助长、把教育当成商业、产业来做的结果,误导了儿童发展。

  学习国学经典不仅可以让孩子多认识字词,奠定大语文之根基,培养文化气质,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感悟圣贤文明,通晓启迪心智,陶冶品行,提高修养,培养儒雅风范,明白做人的道理,归根到底就是提高人的根本素质。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孩子们从小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让国学经典点点滴滴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当中,让孩子们得到一种民族情感性格的熏陶,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至关重要。

  小学传统教学随笔【第二篇】: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反思

  我们还是先从苏东坡的诗说起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人在山中,他的视野是有限的,而且由于所处地位和观察角度的不同,得到的印象也会不同,而且只能是一个局部,难免片面。所以观察一个大的事物,眼光不能只局限于小范围内,需要有更加广阔的视野,这就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理论上说距离越远,视野就越广。站在紫禁城里看见的只能是目力所及的一个宫殿,跑到外面,则至少可以看见它的概貌,站在景山顶上就可以看到全貌。对历史也是一样的道理。保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就可以摆脱功利的羁绊。政治的束缚和视野的局限,从更广阔、深入、超脱的角度来观察和评价历史。

  以前我们总是说,自然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而人文社会科学有鲜明的阶级性。我认为这毫无道理。人文社会科学,包括历史学,它们本身所揭示的规律、反映的事实,是客观的、中性的,没有所谓的“阶级性”,这与自然科学并无二致。但对研究的结果如何评价、如何运用就免不了包含价值判断、政治色彩和个人功利了。所以说,历史研究完全可以没有阶级性,而历史运用则必然离不开使用者的立场和利益。如果这些就是阶级性的话,历史运用当然是有阶级性的。正因为这样,对于以探求历史真相为己任的历史研究者而言,就不应该站在一个狭隘的立场上来看待历史。以前的爱国主义教育总是说我们中国人了解中国史、研究中国史,首先要明确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为自己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倍感自豪,如果只是运用历史,用历史为现实服务,这当然没有错。但如果要做一个历史研究者,最关心的应当是历史事实的真相,而与研究者的国籍无关。否则,如果涉及国家的耻辱、民族的陋习,文化的劣性等,就不必研究、甚至一笔抹杀吗?即使是最敏感的问题,例如国家之间有争议的领土归属,历史事实也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的,无论哪一国的历史学家,研究出来的结论应该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如何运用这一事实,如故意忽略或隐瞒某些事实,强调或夸大某些事实,以使自己一方在领土争端中处于有利地位,赢得外界道义上的支持等,但这早已不是历史研究,也不是历史学家的事了。

  因此,研究历史,必须要有大眼光:从纵向看,应该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观念;从横向看,应该把小范围的历史放在大范围中考察,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世界的范围内来考察。我们以前在研究中往往过分强调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强调中 国历史的特殊性,就没有把中国历史放在整个历史时代、整个世界体系中,缺乏全球性的视野,缺乏融会贯通的气势,甚至没有把中国纳入亚洲范围来考察。研究中国史的不知世界史,研究世界史的又不知中国史,研究明清史的不知近代史,研究近代史的又不知明清史,这样就无法真正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

  正因为以前我们很少把中国历史放在整个世界范围来考察,到底历史上的中国在当时的世界处于什么地位,到现在为止很多人、包括不少历史研究者在内其实并不清楚。这样就逐

  渐滋长了一种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心态,认为历史上的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只是到了近代遭受西方列强入侵才落后于世界,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也由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距,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没有受到过外界强有力的挑战。另一方面,在东亚大陆和中国文化圈的范围之内,的确不存在整体上更先进的文化。这就使中国人一直认为惟有中国的帝王才是天下的主宰,“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小雅•北山》)其他一切国家和民族都应该毫不例外地服从,只能称臣纳贡。至于一些过于遥远或野蛮的地方,并不是不可以由中国来统治,而是那些地方没有资格,是那里的人没有做天朝臣民的福气。而任何外国或外族,只要没有与中国的行政制度和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就必定是落后的蛮夷之地。就连中国历史上最称开放、气度恢宏的汉朝和唐朝,我们翻遍史籍,看到的也只是天朝大国的慷慨大度和异族外国的仰慕归化。

  西汉的通西域其实只是军事外交的副产品,也是与军事实力的消长相始终的,所以到了东汉就会三通三绝,时断时通。汉武帝曾经倾其所有款待“外国客”,汉朝的法律却禁止本国的臣民走出国门。西域的作物、器具、服饰、音乐、舞蹈等传播到中原,为华夏文化所吸收。西域和匈奴的人口也迁入中原,以后成了华夏族的一分子。但在整个汉代,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传统思想从来没有受到外来的挑战,也从来没有学习外来文明的思想准备。自东汉初(可能更早些)传入中原的佛教影响还很有限,并且从一开始就有了“中国化”的特点。与西方对汉朝的神奇传闻相反,我们在汉人的著作中根本看不到对境外世界的向往。除了政治、军事使者以外,汉朝没有向外国派遣过其他人员,也没有派学者和商人出国。所以在境外传播中原文明的只是降官、俘虏、难民和逃亡者,能够从对外贸易中获得利益的至多只有少数商人。

  唐朝文化的辐射面和接纳面都比汉朝广得多,但在本质上与汉朝并 无差异。尽管唐朝文明在实际上吸收了不少外来成分,但从未有过自觉的学习意识,尤其是在精神文明方面。同样,唐朝也没有产生过要把自己的文化传播或推广到外国去的打算,而只是容许外国人来学习。值得注意的是,仅有的几个例外都是充满宗教热情的僧人:历尽艰险而从印度取回真经的玄奘,以及七次东渡得以在日本弘扬佛法的鉴真。这与同时代日本学者不惜葬身波涛,一次次加入遣唐使团留学唐朝,恰成鲜明的对比。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靠的是怛罗斯战役的唐军俘虏,而意外地亲身游历了中亚、西亚并留下纪录的,竟也是俘虏之一的杜环。在大批西域“商胡”、阿拉伯“蕃客”来中原经商致富、定居繁衍的同时,唐朝人在境外的发展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这样长期自我封闭的情况下,中国历史就独立发展并数千年一贯地延续下来。幸运的是,高山、大海、沙漠、草原将中国与其他文明中心隔开了,使它成了东亚大陆最强大的也是惟一的文明中心。而在工业化以前,地理上的间隔使中国几乎没有受到过外来文明的强有力挑战,如东征的十字军、阿拉伯帝国(黑衣大食)的军队,没有一次能进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是中原皇朝惟一存在的挑战,如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长城就是为了阻止这些民族的南下而修建并被后代不断增筑的。尽管他们曾经不止一次征服过中原,但由于族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西方历史上历经1800多年流散生涯,以强大的凝聚力固守本民族宗教文化传统而著称的犹太民族,其中的一支于北宋中叶进入开封定居,长期过着和平生活,得到汉族的平等对待,也逐渐放弃本民族的语言,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参加科举考试,娶汉族女子为妻,最终失去保持本民族特征的心态,融合到了汉族之中。在19世纪初,开封犹太人中就已经没有专门的神职人员,无人能够阅读希伯莱文经典了。这是犹太民族被族同化的惟一例子。我认识的一位大学教师,曾告诉我他是开封犹太人的后裔。在我得知他这一民族背景后,再仔细端详,似乎看出他的相貌有点异样,但其他方面实在找不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尽管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的辉煌,却是建立在华夏文化绝对优越的前提下的,华夏(汉族)只是居高临下地接纳异族文化,只是容许异族、异国人学习归化,而不是鼓励本族、本国人向别人学习,或者积极传播自己的文化 。当沙皇俄国的势力已经扩展到西伯利亚以东,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的舰队已经航行在台湾海峡和南海,英国已经在印度建立了殖民统治并通过东印度公司向东南亚和中国推进时,天朝的皇帝和绝大多数臣民却毫无知觉,在自己紧闭的大门内继续做着天下之中的美梦。甚至像林则徐这样的伟大人物,也相信洋人的腿关节不能弯曲,因此一度以为,清朝军队只要以长竹竿为武器将他们拨翻在地,他们就会束手就擒了。

  我们研究历史,当然承认历史完全可以单独发展,像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迄今尚未发现它们与外界有什么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但这些文明现在却早已销声匿迹,其消亡的原因至今还不清楚。相反,在全世界范围扩张的文明,哪怕曾经引起激烈的冲突,影响就非常之大,一直保持到今天。中国文化只是在朝鲜、越南、日本和东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而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影响则遍及整个欧洲、北非、西亚。它们的影响之所以这么大,和它们本身存在的时间、范围、作用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所以研究中国历史不能只局限于中国本身,更加不能只局限于中原地区,要把中国放在当时的大时代里,要把它与同时或前后存在的其他文明作比较。这样才能对历史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由于在19世纪以前中国文化从来没有受到过外来文明的挑战,这种心态的负面影响还没有表现出来。但在中国已经明显落后,世界已进入多元竞争的时代,还要以这样的开放观来应万变,结果就只能是更加落后。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和百余年来的曲折,这种“天朝大国”、“世界革命中心”的心态难辞其咎。对今天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的过高估计,对中国传统文化可能发挥的作用的片面夸大,对21世纪和未来的过高期望,时下依然颇有市场,实际上仍然不过是“天朝大国无所不有”式的虚幻自慰而已。数年前还常在报刊上见到国人津津乐道于百余年前某位西方伟人将中国比喻为一头睡狮,以为他预见到了中国终将崛起于世界。其实,民国年间的汪康年就已经指出,西洋驯狮者用掺鸦片的牛肉喂食狮子,“狮则终日昏昏在睡梦中,尽人调戏”(《汪穰卿笔记》卷八,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于是永远没有醒来的时候,这正是当年苦难深重的中国的象征,又有什么可值得骄傲?

  小学传统教学随笔【第三篇】:《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反思

  过节,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中国传统节日留存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悠久的文化,体现了亲情、团聚,以及伟大的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礼仪等。例如:吃粽子会让我们想到屈原和他的爱国思想;中秋节在吸引大家吃月饼之余还传达着爱家的信息;重阳节是尊老爱老的节日等等。但现在的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记忆相对较少,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也在逐渐淡漠。尽管学生在课前已经搜集到一些相关资料,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和资料有限,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也还停留在表面。针对这一状况,我设计了“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活动设计思路:

  以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确定研究小主题,在活动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动手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亲身体验、展示与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拉近学生与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距离,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民族人文素养,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围绕本主题主要预设了三个目标进行教学:

  一是了解一年有哪些节日以及影响广泛的节日,初步了解传统节日的名称、由来和习俗;二是掌握一些探寻研究方法(查找、收集资料、调查访问、制作体验……),学习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和处理;三是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本课教学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着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由课堂延伸至课外,通过小组自主选择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多种途径地实践与探究,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有效地统一起来,真正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性。

  课后,我及时地进行了反思,本课教学成功之处:

  一、教学环节比较清晰。本主题分三个阶段进行:准备阶段——教师创设活动情境,带领学生确定主题,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指导各小组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实践阶段——这个主题有多项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学生灵活安排各种实践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撰写心得体会;总结与交流阶段---是学生汇报研究成果;延伸阶段——是交流收获体会并对主题活动进行拓展延伸,最后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师评。

  二、创设了较好的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根据综合实践课的生成性、主体性的特点,采用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法,以评价为激励、辅助手段,让学生自己在探索活动中边实践、边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并学会与人合作。

  三、搭建了一个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平台。师生分享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将常见的传统节日和少数民族的节日进行详细介绍,学生在交流中理解了其中丰富内涵。体现了真正的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四、注重对设计活动方案的引导与评价。教师充分利用表格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小主题对活动方案进行设计,表格简单易懂,学生的设计可行且富于创新。由此可见,刚才确定主题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有能力去研究的小主题再列出想了解的问题都是出于自愿,他们也能在能力范围内通过各种可行的途径去研究。教师注重进行引导,设计了“友情小提示”,并创造了一个美妙的设计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并进行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试想如果对汇报的情况置之不理,那汇报显得很苍白。综合实践活动非常注重评价,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成果的评价等都非常重要。

  小学传统教学随笔【第四篇】:对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反思

  当前中国大陆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民间推动的,是自发的。民间的国学良莠不齐,有赚钱的国学,也有江湖的国学。“三百千”等蒙学读物在民间推动得比较快,但管总的教育还是中小学体制内的教育,糟糕的是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已经没有国文课了。冯天瑜先生刚才讲到国文、国史、国伦教育的重要性,但我们现在已没有国文教育了,而是所谓的“语文教育”。我们好几代人所接受的,都是反向的、负面的、糟蹋传统文化的教育。体制内的国史教育还是关于古史的意识形态和疑古思潮的那一套讲法,正如刚才徐武军先生所说的,这是一种自我矮化的教育,甚至是自我殖民的教育。年青人所谈的中国文化,都是从教科书里来的,一开口就是中国文化如何保守,如何落后,如何反动。

  关于体制内传统文化教育的状况,我做了一些调研。鄂教版的语文教材,小学每一册大概有八首古体诗、十六条古今中外的名言,没有古文,中学每册有十到十二首古诗、八篇左右的古文,主要是寓言故事或唐宋八大家的短篇等。此外还有人教社的教材和东北的语文教材,这两种比鄂教版稍好一点,这已经是中国大陆自1949年以来难能可贵的状况了,有那么几首古体诗,有那么几篇唐宋八大家的文章,还有一些寓言故事。但更为重要是,孩子们需要在中小学阶段接受到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的教育。然而体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经典,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基本没有。学生接受的关于“四书”的教育都是负面的,因此对其传达的人文价值也是抵制的。

  台湾地区的情况如何?在台湾有一个《中国文化基本教材》,董金裕先生编的这个教材仍在使用,北京中华书局也把它翻印到大陆,以一种民间性的自发方式将它纳入到一些学校的选修课程中,其推动过程非常艰难。台湾地区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大陆将其翻印成《中国文化基础教材》)其实就是“四书”。我们在中学阶段都应该完整地接受四书的教育,这是基础性的。像龙应台这样的自由主义作家,她感谢的还是四书的教育,她说她的人生观是在十二三岁开始上中学后的几年间,通过必修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接受了其中的基本价值理念之后就奠定下来了的。“四书”的教育使台湾的居民成为世界上最文明的一群华人,陈水扁“去中国化”因此也没能够去成。陈水扁时代台湾《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变成选修了,中小学教材的文言文约去掉了10%,当然文言文的比例仍较高。现今在台湾民间,戴琏璋、谢大宁先生等高级知识分子在编写更好的、更能凸显中国文化价值与心性修养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并呼吁、敦促马英九政府恢复为必修课。

  我们今天的中小学教材中文言文有多少呢?其比例之低真令人寒心。几代人在体制内的中小学教育中,没有得到基本的中国文化的熏陶。现在孩子们的汉语已经不是国语,而是一种稀奇古怪的、非驴非马的语言。现在的语文教材、语文考试经常是文字游戏,选择填空之类,就连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也做不了高考的题目。语文课本中并没有选录那些承载价值的优秀的传世的文章,而是择取一些不甚理想、不尽如人意的篇目。

  大学的国文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也非常糟糕。这些年有些高校自发地开设了国学班,有些学校将四书列为必修课,但这只是少数。大一国文现在没有了。任继愈先生生前跟我讲,西南联大时期,他们的最好的课程就是大一国文,古文选得多且非常好,朱自清先生亲自讲,林庚先生只能当助教。任先生对我说:“齐勇,你回武大去,在武大推动大一国文。”我说:“任先生,齐勇没有这个力量。”我只能在我办的这个小小的国学班来学国学经典,不能让武汉大学所有的文法理工农医的学生来学大一国文。以前有大学语文,现在连大学语文都撤消了,大学语文的选本也不好,基本都是现代文学的本子。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非常缺乏,通识课没有核心课程。五经应成为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和大学的语文教材选取的文章,比方说鲁迅的文章,老师教起来,同学们学起来都非常困难,文言文反倒不难。鲁迅的那些晦涩的文字、反中国文化的文字,还在继续流衍,似乎减不得一篇。我在十多年前就说过,少读鲁迅,多读四书,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地位扭转的一个标志。

  武汉大学的国学班已经办了十几年,学生们主要是读经典,当然也包括西方的经典,以便掌握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现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未给国学设目录、代码,我们也是自发的。为什么在台湾,像台大中文系、师大国文系,不需要成立国学院、不需要设立国学学科呢?因为在台湾地区大学的中文系,经学与四部之学的传统一直没有中断,文史哲分得不像我们这样开。但是在中国大陆,以北京大学中文系为代表,1949年以后基本上就没有经学研究了。

  张之洞说:“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①]中国大陆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还需要我们大力推动,体制内的教育要有更多的文言文、更多的名篇,我们希望大学生,无论是学人文社科的,还是学理工医科的,都能读一点《四书》和《史记》等。

  现在中国大陆很多智商很高的年轻人一到美国就干两件事情,一是肆意咒骂中国文化,二是皈依基督教,两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因为他们没有内在的安身立命的根基。所以我们认为大中小学的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还应以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五常、四维八德)为主,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进入体制内的教育系统中去。体制内的教育应当以中国文化为主体与本体,否则“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无从谈起。

  小学传统教学随笔【第五篇】: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一、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加强积累,形成文化积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具体安排诵读的内容。对所安排的内容,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牢记在心。学生诵读的过程是进行语言材料积累的过程,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的过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了每个人的社会责任;“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诠释了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诚信做人的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民族骨气和浩然正义的典型写照。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是值得我们自豪的精神资源。我们应该把它输入到我们的血液中,融入到我们的生命中。

  二、让学生感受戏曲艺术丰富的内涵和悠长的韵味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但是当前大多数学生普遍都喜欢流行的影视文化,很少接触戏曲。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的优势,精心组织活动。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戏曲的发展演变、经典的角色、戏曲的种类及特点等相关知识;也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观摩一些著名戏曲艺术家的表演,从唱腔、念白中体味戏曲特有的韵味。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有选择地收看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以丰富学生的戏曲知识。

  三、让学生领悟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书法是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提高其文化修养的一种手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人写的字上通常可以考察出一个人在文化方面的悟性和修养。语文教师应把书法教学纳入整个小学教学计划中。教学中,教师除了进行读帖辅导、教师范写、个别指导之外,还可介绍一些书法家的生平简历、趣事轶闻,相关碑帖的创作背景、经历过程和风格特色及其在传统艺术中的地位等。这一方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唤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另一方面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领悟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和丰富的内涵。

  四、开展家校合作

  在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采用家校合作的模式,不仅可以促进教育成效的迅速实现,而且还拉近了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距离,便于今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教师应当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意义、方法以及目的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家长转变观念,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并且以身作则影响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要定期举办家长学习班或者家园联系会等,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家长对教师教育工作的意见,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活力。其次,为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学校可以尝试跟家长一起,开展学术沙龙或以某方面文化礼仪为主题的专题活动等,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再者,教师要结合学校的日常教学安排以及家长的时间安排,和家长一起,带领学生参观古典建筑、拜访老革命家、欣赏有意义的影片等,以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使得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五、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融入多媒体,无疑为教育手段的创新提供了新鲜的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之余,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以掌握更多的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并且尽可能多的搜集学生所感兴趣的图片、音乐、视频等,为信息化课堂的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教师可以就不同民族的不同特色为出发点,利用视频不同民族的舞蹈、服饰、语言等,与此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观看之后,模仿其中的相关舞蹈片段,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在兴致盎然的观赏中了解到更多关于传统民俗的知识,也可以在热情的表演中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风貌和民族特质的文化,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让小学生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乃至中华民族的振兴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出更多的利于传统文化教育顺利开展的良好策略与方式,从而真正地发挥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延伸阅读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科任教师的纽带。班主任工作既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有乐趣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随笔总结(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10-31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心儿怦怦跳小学随笔作文集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09-11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心儿怦怦跳小学随笔作文【汇编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09-11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照片里的故事小学随笔作文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09-11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拿手好戏小学随笔作文【七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09-11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诚信让生活更美好小学随笔作文(锦集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09-10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小学随笔作文【六篇】,欢迎品鉴!
2023-09-10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心爱之物小学随笔作文汇编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09-10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照片里的故事小学随笔作文汇编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09-10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诚信让生活更美好小学随笔作文范文(精选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