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班教师教育随笔学会与人分享

中班教师随笔 |

时间:

2019-12-03

|

推荐访问

【www.baibaidjt.com--中班教师随笔】

  分享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老师们的随笔吧。

  中班教师教育随笔学会与人分享【第一篇】:教师随笔

  在幼儿园里我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为了一点小事而告诉老师自己有多大的委屈甚至号啕大哭。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与别人玩。幼儿的这些行为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从目前看来,幼儿园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从而养成了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的行为。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需要,我作为幼儿教师,应积极利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退自我中心心态,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

  一、利用文学作品的形象对幼儿进行分享认知的培养因为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这是他们共同的年龄特点。因此,文学作品中的适当的正面形象最有利于幼儿分享认知的培养。例如:故事《金色的房子》中的小姑娘因为自私而失去了朋友变得孤独,当她与小动物们共享她的漂亮得金色房子时,她又得到了朋友。这个形象好象就是幼儿身边得同伴或者说是就是幼儿自己,所以大家十分喜欢她。为了让幼儿能充分理解小姑娘的内心变化,对小姑娘自私后的孤独感及与人分享时的满足、快乐感能产生公民共鸣,我在讲述完故事后,让幼儿观察三副图中小姑娘的表情变化,并且,让幼儿来表演表情。继而提出问题,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表情变化的原因:a、小姑娘为什么高兴?(小动物都夸她的房子)

  b、小姑娘为什么不高兴?(她不同意小动物们到她家玩)

  c、小姑娘为什么又高兴了?(她同意了小动物到她家玩)。

  通过观察回答,幼儿

  已能感受到小姑娘一系列的情绪变化,在此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再一次形象地表现情感信息。在表演过程中幼儿充分体验到了自我意识的膨胀(拒绝小动物)及自我意识的克服(失去朋友后的孤独)及与人分享时的快乐(邀请小动物)这一心理变化的过程,同时也明白了分享是快乐的,但必须先得约束自己自私得行为。其次,通过讨论来迁移情感,逐步形成幼儿自身得认知。例如组织幼儿讨论:小姑娘拒绝小动物时,你的心里怎么想的?(小姑娘真小气,我有点不喜欢她)如果你是小姑娘,你会怎么做呢?(

  幼儿都表示邀请小动物们去家里做客;有的还表示分小动物吃饼干等等)看来孩子们已从小姑娘这一形象中知道了任何好吃、好玩的东西都不应该一个人独享,懂得了与人分享,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二、利用日常情境对幼儿进行分享体验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

  教师对待生活、对待周围人的态度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因此在平时,我们处处做有心人,常常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些较有意义的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分享;慢慢的,幼儿也会把家中所发生的一些高兴的事、伤心的事、有时甚至会把晚上做的梦讲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感受体验她当时的情绪。

  其次,我们还利用间接鼓励的手段,使幼儿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及时地改正。例如:我们班因为人数较多,桶里的碗数有时也不是很准,所以导致最后拿碗的幼儿,没有碗可拿,又一次,陈曦、王睿泽又没碗了,向其他小朋友去借时,小朋友的反应都是很漠然的,等他们看着别人发呆时,突然王君懿打破了难堪的局面:给你,我借给你!陈曦有了碗,回到了座位,我马上表扬了王君懿,说她是个爱帮助人的好孩子!话还没说完,马上就有了共鸣,好多孩子都纷纷地要把自己的碗借给了另外的小朋友。借此,我表扬了所有的小朋友,夸他们是个很有爱心的小朋友,以后,在又出现此现象时,小朋友会不由自主地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把自己的碗借给别人。

  此外,我们利用移情的手段,让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愿望、情感,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积极的、正确的内心体验。如:有一次,陈一然小朋友带来了一件非常好玩的玩具脚踏车,小朋友见了十分羡慕,都想玩玩,而陈一然却害怕被别的小朋友弄坏,不愿借给他们,孩子们都挺失望,我一看,见正是对孩子们进行分享教育的有利时机。

  中班教师教育随笔学会与人分享【第二篇】:教师随笔

  合作,简单地说,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在某项活动中联合协作的行为。中国有句俗话,"三人同心,其利断金。"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只是单枪匹马,只有众志成诚才能移山填海。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中,每一个人的能力和特长各不相同,必有强弱高低之分。但作为一个集体,不会拒绝每一份力量,因为他那巨大的能量来自于每一份点滴之力的积累。我们也一样,要多和别人交流、合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团队精神,以集体为重,放下自己的个人利益,只有拥有了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分享是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同时也被我们视为一种美德--我们赞赏愿意分享的孩子,夸奖他们的慷慨、大方和友善。但当今社会是独生子女的社会,长辈的溺爱、娇惯、迁就,使幼儿蛮不讲理,自私自利。再加上家庭中的成员,事事都围着孩子转,对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把他们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帮助幼儿形成了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他们以为自己是最重要的,什么事都应自己优先,什么事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办……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思想。这样,他们长大后会变得不愿与人合作,我行我素。因此,教幼儿学会"分享",让他们心中有他人,建立平等、亲切的家庭教育环境,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在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心不会离父母太远、家庭的分享构成温暖的回忆,串起成长的快乐。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怎样去教育一群不会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孩子,这是一个大家都值得探索和深思的话题。我经常会发现幼儿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他们"霸道"地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显然不会受集体的欢迎,也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我们班在幼儿刚上小班时,为了稳定幼儿的情绪,为了让孩子们有个团结互助的氛围,我让家长们带些孩子平时在家喜欢的玩具来园,本来是件好事,可是没想到,会发生一系列的不愉快的事情,原因是孩子们不会与人分享。他们认为这是我的,就该我一个人玩,别人是不能碰的。例如:我班的单志杰经常和大家闹得不愉快,不是哭就是大闹一场,老师怎么调节他都不高兴,问了和他在一起玩的小朋友,他们告诉我说:"杰杰说这个飞机是他的,他不给我们玩,还打我们呢。"听了孩子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原来是他把玩具都揽到自己手里,不愿意和大家交流和沟通。这样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我看了看好像蛮受委屈的杰杰,他还在那里张着嘴巴大哭,我轻轻地走到他跟前,蹲下来问:"杰杰你怎么啦?,怎不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呀?"他们都不跟我一起玩,还要我手里的玩具!""杰杰你看,小朋友们都在干嘛呀?""在玩。""他们手里的玩具是谁的呀?""是明明的"。"那明明有没有哭呀?""没有!"你看明明把玩具给大家一起玩了,大家一起多开心,你愿意和大家一起玩吗?""愿意!""那你愿意和大家一起玩你的玩具吗?你想和他们一样快乐吗?""愿意!"事后,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利用杰杰的这件事,把杰杰请到我的故事中,这样让杰杰在听故事时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最后,小朋友知道杰杰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和同伴们一起分享玩具,我问其它幼儿,你们愿意和杰杰一起做游戏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愿意!"杰杰的小脸蛋上也有了微笑,这时,我们一起唱起了《找朋友》这首歌,杰杰也找到了很多好朋友。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内容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这样,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分享"的简单含义是不自私,有谦让精神,愿意与他人共享。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种是让他人分享自己的;另一种是自己分享他人的。所以,要学会分享,首先就应帮助他们克服自私的不良心理,愿意将自己溶入集体中,与同伴共享美好心情、美好环境、好的玩具、甚至不快与痛苦。

  在幼儿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分发餐具时,我们常能发现这种现象,幼儿常把较好的用具发给自己,破的、不好的分发给别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及时进行小结时,要让幼儿从中领悟道理,学会谦让,改掉"自私"的毛病。类似的例子有许多,如分午点、选玩具等活动中,都可以进行教育。

  分享是一种情感教育。让幼儿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可以巩固分享品质的形成。因此,让幼儿体验到的分享的快乐,是让幼儿学会分享的重要环节。幼儿的很多情感经验都是在体验中获得的,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征,结合身边的事例,对幼儿进行教育,让他们理解和接受"与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观点。

  小班幼儿喜欢具体、生动色彩鲜明的形象,每次在老师布置教室的时候,他们都喜欢围着看,好奇的用小手摸摸,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于是我们在环境布置中结合分享与合作的主题内容,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师生合作共同布置。例如:墙面布置中"快乐的节日",师生通过画画、贴贴、剪剪、手印等共同创作完成了制作月饼、礼花、五星红旗等,而孩子们经常会带一些自己喜欢的有关中秋节、国庆节的物品来,如:照片、卡片、事物月饼等,把它们放到区角中幼儿兴奋地与老师、同伴一起说说、看看、尝尝。

  中班教师教育随笔学会与人分享【第三篇】:教育随笔

  分享是个人和他人和谐交往的基础,分享不仅仅是让别人来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成功,还应去分享别人的快乐的情感。分享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同时也被我们视为一种美德,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分享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孩子基本上都以自我为中心、独占性强。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的小朋友玩。幼儿的这些行为都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为了使今后的孩子自身行为适应社会需要,以及美德的培养,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积极和家长配合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退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一、营造亲密、信赖、和谐的氛围。

  要形成分享行为,首先应该让幼儿信任对方,关爱对方,必须在幼儿之间、师生之间建立信赖和亲密的感情,这是基础。于是,砸死幼儿园我们要有意识地注重培养这一氛围,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们的生活与活动。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故事《孔融让梨》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例。通过学习故事,让他们懂得分享和谦让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并同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孔融学习,从而体会到学会谦让也是一总快乐。在游戏中,我也无时无刻地训练幼儿的分享行为,当孩子们在活动时,我常以“伙伴”的身份加入到他们的活动中去,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出谋划策”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从而自觉地产生分享的动机。幼儿们的心灵是纯净的,在老师们的引导之下,他们相互亲近,相互友爱,彼此信赖,开始逐渐形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二、在幼儿中树立榜样,进行教育。

  常言道:孩子是成人的影子,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成人,为人处事的言语举止都是成人的“翻版”,因此,老师、父母都能成为孩子的榜样。所以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师就要为幼儿做好榜样。如:有时我会带些小零食来园请小朋友吃,或在家带来一些小玩具,图书给小朋友们玩。然后告诉孩子们说:傅老师拿东西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了,我觉得很开心。渐渐这行为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孩子也会在这种环境中学会了分享。

  三、以正面教育为主,激励幼儿分享行为的形成。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处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孩子也一样,因此,不管孩子是物质分享还是精神分享,当它一旦有了分享行为,就应当及时给予他们适当的肯定,及时用鼓励、赞赏、奖励向幼儿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等方式的方法来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加强幼儿与别人分享就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带来快乐和满足,让他们的分享行为得到及时强化。

  如每周规定一天让小朋友带一件最喜欢的玩具来园与小朋友交换玩,在玩自带玩具的过程中,要多给他们一些鼓励,他们就会感到分享对他们不是一种剥夺,而是一种增添更新、更多乐趣的机会。如:引导幼儿好玩儿的玩具大家一起玩儿。当幼儿出现玩自己的玩具没劲,产生想玩同伴的玩具时,可适时的引导幼儿想玩别人玩具时该怎么说,该怎么做?让幼儿学会交换玩、轮流玩。同时也要学说一些简单的交往语言,“你的玩具借给我玩玩好吗?”“我们一起玩吧!”还要和幼儿一起制订出一些规则,如;未经同伴同意,不能擅自拿同伴的玩具;借玩具时要先商量;要轻轻拿轻轻放玩具。在日常生活中既让幼儿之间也有了平等的交流,这样幼儿也赢得更多的朋友和合作伙伴了。也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四、帮助幼儿了解分享快乐的作用。

  在活动中,让幼儿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有些孩子之所以不愿分享,是因为他觉得分享就没有了,这时要让幼儿明白、理解分享其实不是没有了,分享是一种互利。自己与别人分享了,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自己。如:把玩具分享给同伴玩,同伴也会把玩具给自己玩,这样就可以玩两个玩具。过生日时,请小朋友吃蛋糕了,同伴也会回报的快乐、祝福。在主题活动“快乐的圣诞节”时,让幼儿从家里带水果、糖果,幼儿们互相分享吃,给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把自己的食物拿出来与同伴一起吃。在吃的过程中,适当培养幼儿的分享的行为体验分享的快乐,让幼儿感受到交往的乐趣。

  五、通过家园配合,帮助幼儿学会分享。

  1。思想的重视:孩子在家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从小养成成任性,执拗、自我为中心、独霸一方、唯我独尊的性格。因此,我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关于团结、合作、分享的生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

  2。方法的引导:如通过家校路路通、开家长会、离园时了解家长的难题,帮助家长解决难题,如:向家长介绍方法,让父母在家里实施,同时在幼儿园也进行教育。

  3。行动立榜样: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如;平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生活中要相互尊重,相互谦让、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让孩子处处感受爱、和谐的重要,如;做了好吃了东西分给邻居尝尝,借给加人需要的东西……为幼儿做出榜样,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就学会了与人分享。

  4。实践的分享:实践出真知,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才能真正懂得与他人分享的重要性。如:邀请一些同龄的幼儿来家里玩,让幼儿拿出自己的玩具招待小伙伴与小伙伴一起玩;有时间多带幼儿去小朋友聚集的地方,为孩子提供交新朋友的机会,让幼儿学会与小伙伴玩时要按顺序轮玩耍。

  分享是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的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

  中班教师教育随笔学会与人分享【第四篇】:教育随笔

  如何让幼儿学会分享 随着社会环境发生的深刻的变化,幼儿成了“家庭中心”,父母对孩子的过多保护、迁就,与同伴间交往的明显减少,均不利于幼儿的社会化,也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有的孩子玩玩具时,自己不玩的玩具也不让别人玩;有的孩子吃东西时总是把最大的、最好的抢到自己的手中,类似这样的行为称之为“独占”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孩子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之间的交往和感情。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指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多占”。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与人分享不是幼儿自发的,而是由老师或者孩子周围的人教给孩子怎样去做,久而久之才形成的。现谈谈工作中我是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的。

  一、 营造亲密、信赖、和谐的氛围

  要形成分享行为,首先应该让幼儿信任对方,关爱对方,必须在幼儿之间、师生之间建立信赖和亲密的感情,这是基础。于是,从幼儿一入园开始,我便有意识地注重培养这一氛围,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们的生活与活动。积极利用幼儿园的集体环境和教育情景来帮助他们学会分享。从最简单的游戏《找朋友》中让孩子们从互相陌生到熟悉,让他们感觉到和好朋友在一起玩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并且鼓励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增加交往的机会。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故事《孔融让梨》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例。通过学习故事,让他们懂得分享和谦让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并同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孔融学习,从而体会到学会谦让也是一总快乐。在游戏或者是手工课中,我也无时无刻地训练幼儿的分享行为,如在分发物品(浆糊、剪刀、蜡笔等)时,我会有意识地将这些物品以分享的形式来进行,如一组一起使用一箩筐蜡笔,一起用一盒糨糊等;当自己有了快乐体验时,我以分享的形式讲给幼儿听;当孩子们在活动时,我常以“伙伴”的身份加入到他们的活动中去,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出谋划策”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从而自觉地产生分享的动机。幼儿们的心灵是纯净的,在老师们的引导之下,他们相互亲近,相互友爱,彼此信赖,开始逐渐形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二、在幼儿中树立榜样,进行教育

  榜样可以是老师,因为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威信,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教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的关系,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老师要做有心人,平时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于是,我就从自己身边的琐碎小事做起,先是和搭班教师一起制作教玩具,一起布置环境,两人使用同一份教材时的表现等等。两人之间的亲密、信任,在无形中都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相反,如果教师间产生某些独占、独享行为也会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当然,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老师要在同伴中树立有分享行为的好典型让其他幼儿学习,或者说老师对有分享行为的幼儿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也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于是,在游戏中,幼儿也会不自觉地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幼儿的分享行为,当我们引导那些具备分享意识能力强的幼儿与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时,也不失为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如在游戏看书时,我们小朋友如果都想看一本书时,教师应引导他们合着一起分享一本书;在家中,如果有两个孩子,但只有一只苹果时,该怎么办?这就需要在大人的引导下,让幼儿明确苹果应两个人一起分享。

  三、以正面教育为主,激励幼儿分享行为的形成

  孩子总喜欢老师的表扬,因此不管是物质享受还是情感享受,当他们有了分享行为时,就应及时鼓励、奖励、激励的方法来促进孩子的分享行为,他们就会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意识。例如:一天嘟嘟带来一个洋娃娃,并告诉我是带来和小朋友一起玩的,但是在玩的时候他却只愿让小朋友看,不准碰他的洋娃娃。我见状就对他说:“嘟嘟今天真乖,把自己的洋娃娃带来给小朋友玩,但是嘟嘟请你和小朋友一起玩好吗?”嘟嘟一开始不情愿地把洋娃娃给晨晨玩了,但是过了一会,他们俩在一起一个模仿爸爸抱着洋娃娃、一个模仿妈妈喂娃娃吃饭,玩得非常高兴。这时,我就抓住这一教育时机,在集体面前给予了嘟嘟表扬和奖励,同时教育其他小朋友:有好东西应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才对,正因为嘟嘟把洋娃娃和小朋友一起玩,所以才合作地那么愉快、玩得那么高兴。针对类似的情景发生,我都会注意及时引导和教育,这样小朋友在今后就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当教师发现幼儿有分享行为时,还可采取向幼儿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或用手轻轻抚拍其肩、头等方式,使幼儿因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带来快乐和满足,从而在今后更愿发生类似的行为。这样不仅能使幼儿得到正确、适当、长效、深刻的行为教育,同时还有助于幼儿学会注意、体会别人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幼儿社会情感认知的培养。

  四、 创造分享的机会

  分享是和他人在情感与物质上的共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具有它的性质和目的。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因此,幼儿与他人分享的机会也比较少。为了给幼儿提供充足的分享机会,我设立了专门的分享日。

  1、礼物分享日:在班中规定每星期一为“礼物分享日”,让幼儿在这一天将自己最喜爱的一样东西带来与同伴分享,还可以同伴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的礼物,这样他们在相互介绍、相互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分享。

  2、新闻分享日:利用晨间谈话的时间,让幼儿说说身边及周围发生的有意义的有趣的事情。这样既锻炼了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会产生一种因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3、活动成果分享日:一个主题结束后,可以向全园开放,让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来分享取得的成果和快乐。如开展主题“汽车叭叭叭”时,举办“亲子手工制作展”让幼儿向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介绍自己与家人一起制作的汽车,体验分享的乐趣。

  4、建立牵手小组: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对一些任性、不愿意与同伴交往的幼儿,将班内幼儿四至五人分成一组,鼓励他们利用双休日相互上门拜访,让幼儿轮流做一次小主人,让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分享。

  这样,通过一些分享日的设立,本班共同分享的制度已经很好地建立起来了,这为幼儿今后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分享行为的培养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实践证明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幼儿充分体验到了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

  中班教师教育随笔学会与人分享【第五篇】:教育随笔

  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用拥有的东西去换取对孩子来说更加重要和丰富的东西。分享是一种豁达的心胸,更是一种智慧。要让孩子懂得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最美丽的春天。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一位农民从外地换回了一种小麦良种,种植后产量大增。面对丰收的粮食,这个农民喜出望外,但马上又变得忧心忡忡,因为他害怕别人知道并且也种上这种良种,那么他的那份骄傲和优势就会荡然无存。于是,他开始想方设法保密,哪怕对自己的邻居也是如此。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第3年他就发现,他的良种不良了,到后来甚至连原来的种子也不如了,产量锐减、病虫害增加,他因此蒙受了很大的损失。而他的邻居也对这个现象莫名其妙,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帮忙。这个农民捧着自己的良种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跑到省城去请教农科院的专家。专家听他讲完自己的经历,告诉他:良种田的周围都是普通的麦田,通过花粉的相互传播,良种发生了变异,品质必然下降。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20多年前,一个在美国长大的犹太裔青年到以色列访问,教堂神父给他讲了二战期间发生的一桩往事。一个冬天,德国纳粹将犹太人驱赶在一起,用火车运往欧洲某地的集中营,火车必须经过漫长一夜才能到达目的地,欧洲冬季的深夜是那样的寒冷——而每6个人中只有1人能得到一条毯子御寒。但没有人争吵,没有人抢夺,因为,幸运分到毯子的那个人总会平静地将毯子铺开,和周围其他5人分享,分享这难得的温暖。

  因为不懂得分享,自己最后也没得到什么好处。因为分享,没有争吵,只有温暖。当大家都愿意把自己的长处、经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能取长补短,长处互补,共同进步,获得高的成就。反之,则不然。

  以上就是随笔网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师教育随笔学会与人分享》,感谢大家的浏览。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您在下方进行评论哦~

延伸阅读
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3年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集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09-16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范文(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09-07
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08-25
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范文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08-23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三篇】,欢迎品鉴!
2023-08-22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范文汇总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2023-08-20
随笔: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集合3篇,欢迎品鉴!
2023-08-20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合集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08-20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师随笔简短400字集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3-08-2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师随笔教研活动【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8-20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