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学与人生阅读随笔

【www.baibaidjt.com--人生散文】

  《国学与人生》这本书将会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的人生道理,这本书讲的不仅仅是国学道理,也有许多人生感悟。我们作为当代青年,理应多读一些提高自己的书籍。下面是随笔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国学与人生阅读随笔》,欢迎大家阅读和欣赏!

  国学与人生阅读随笔【第一篇】:我们应该走上人生正途

  几年前,我在一本书中读到一句话,这句话是这样讲的:“没有在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这句话是央视著名的主持人白岩松说的。去年,我读到一篇演讲,其中有一句话让我震撼。这句话是这样讲的:“死亡是生命的最好发明,人生就是活好当下”。这句话是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说的,当时他是一癌症患者。后来,我又在一篇演讲中读到一句话,这句话是这样讲的:“我们唯有面对死亡,才能看清人生到底是什么。人终究会死,人生只是一个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这位演讲者叫柯文哲,台北某家医院著名的外科医生,这是他竞选台北市副市长的一次演讲,题目叫《生死的智慧》。作为医者,我有很多机会面对死亡,从而对人生有自己的理解。我相信每个人对人生的理解可能会不一样,但归结到哲学上,不过是以下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今天,在田一可教授《国学与人生》的课堂上,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我们应该走上人生正途,要化被动为主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一章须分两段来念,前段为原则,后段为具体作为。先论原则。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意即“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也就是“化被动为主动”。至于“非礼勿视”四语,是就具体作为而言,要由“消极方面”不做“非礼”之事入手,再化被动为主动,“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

  “自我的觉醒”是一个大工程,在古代只有天子与少数圣贤能有这种体悟。到了孔子,他洞察人性内在即有行善的动力,这一点不因族群、阶级、性别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人的尊严由此确立。以此为基础,孔子才会进而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人人平等的智慧,启发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要“成为君子”。在成为君子的过程中,自然会“立人达人”,促成社会的仁义之风。如此可以成就个人生命的最高价值,也得到人生莫大的幸福。

  国学与人生阅读随笔【第二篇】:儒家孔子思想随笔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夫子用这么一段话把一个人的人生概括了。

  我们可以看一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国古代没有中学,所以十五岁以前叫小学,十有五志于学了,这个时候就要读经、史、子、集。那么“三十而立”,这个立是你必须有独特的思想、精神和自己的理念。你要解决为什么活着,活着干什么的问题。你立起来了,别人立起来了,你就面对了很多的立,你怎么样去说服别人,怎么样在多种理论当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需要智慧,所以四十而不惑。经过了十年的辩驳,十年艰苦的探索,立下自己的理论,不惑了。“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才知道身体慢慢差了,这时候人才知道扛不过天命,“知天命”,天命意味着人总是要死的,人世不是永恒的。同时,一种正气启发了:就是只争朝夕,要追求自己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东西。“六十而耳顺”,“耳顺”指的是一个人到了这个年龄可以同时听,同时接受采纳两种以上的不同意见。“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人到了七十岁干什么都不会违反规律了。

  孔夫子的这段话说明了人生分三个阶段。五十以前的中国人是儒家,但是五十知天命,他可能变成外儒内道,他得关心自己的身体、寿命……那么八十呢?九十呢?他离死亡那个虚无越来越近,他的身体越来越弱。这时候他的好强斗胜心消失了,他的那种道家的天地宽阔的心已经所剩无几,他关注的是死后是去天堂还是地狱,哪怕临时抱佛脚他也多少靠近了佛教。

  在江湖行走这么多年,听过的大师的课程也不少,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前所未有的快乐。我发现场下的很多听众都跟我一样,在田教授的课堂上,会肆无忌惮的笑,那种笑绝对是开心的笑,甚至笑得流泪,但笑完之后,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这个声音里有对过往日常的反思,也有对自己的提醒,还有对某些理念的坚定。

  不过就是柴米油盐,一地鸡毛,但是风趣幽默的田教授把这些日常组合在一起,经他一捯饬,人生真理就出来了。我记得王小波在《爱你就像爱生命》里一书里说过一句话:“我们就是生活本身。生活的支点是什么?就是我们自己”。所以说,我,是一切的根源。

  关于人生问题,我常有思考。我觉得人只有经常静下来去思考一些问题,才能把日子过得顺畅。我对生活的理解不仅仅是过日子,就好像人生绝不仅仅是“未知生焉之死”这么简单。任何事情只有当我们赋予它一个意义,生活就诞生了,人生就存在了。比如下厨做饭,当我们不给它意义的时候,它就是一个任务,为了饱腹。当我们给它一个意义:这是生命的享受。那么做饭的过程,一定是快乐的。

  所以说,人活的是一个心态。

  国学与人生阅读随笔【第三篇】:我们应该去学什么

  我们该先去学习什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很多传播国学的机构建议人人首先学习《弟子规》,有的建议学习《四书》,还有说先学习《易经》,还有建议先学习《道德经》,还有说“唐诗宋词”,众说纷纭。那么到底该先学习什么呢?我的老师梁瑞强先生告诉我张之洞先生的一个理念,我感觉很有道理,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说过:“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小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我们常常说要做经世济用之才,那么这个经世济用之才怎么来的?是先学《小学》,再学“经学”,而后“史学”,并“理学”、“文学”等。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有了小学作为基础,我们才能够知道汉文化的缘起,这个《小学》,就是文字学和做人的道理,具体讲就是音韵、训诂和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待人接物起居饮食之礼等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学习完了,中国文化的起源就明了一大半,怎么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其实也就知道个大概了。深入了解这些后,再去学习经学,才学得有根基,才扎实可信。这个“小学”部分,建议各位一定要好好学习学习《说文解字》,清朝史学家、经学家王鸣盛曾经认为,“读过很多书,而没有读过《说文解字》,不能说你读过书;没有读过书,而读过《说文解字》,不能说你不通。”可见这本书的重要。

  小学通了,经学学习好了,自然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人文性格都有了系统的了解,这时再学习历史,就不茫然了,而后其他东西也好融会贯通,这便逐步成长发展为经世济用之才了!我们润德轩国学研修班的课程就是这样设计的,先小学,而经学,再史学。

  国学与人生阅读随笔【第四篇】:国学关于人生随笔

  十六岁进入社会,发现比在学校更加一片茫然,这一茫然,就茫然了十年。直到二十大几认识国学之前,其实人生实在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有幸学习国学后,才知道过去那些冤枉的泪,都是自己的问题,才明白做人做事其实有那么多道理我都不曾明白,于是也并没有做好。

  人,天天走在道上,但我们到底知不知道大道该是哪条?该怎么个走法?其实真不见得!所以我们常常走得内心逼仄难熬。比如有时我们与父母不和谐,我们觉得非常委屈,觉得他们不懂这个时代,不理解人,甚至觉得他们为我们做得不够;有时与舍友不和谐,觉得舍友自私自利,没有照顾我们的情绪;有时和老师也不和谐,觉得老师偏心眼儿,没有一碗水端平;还有同事、上司、客户、朋友、恋人、另一半等都有各种矛盾,甚至有时跟自己之间也很纠结,也有过不去的结,解不开的疙瘩;还有就是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也有不知何去何从,彷徨失措的难过;

  有时又把一切归咎于命运,归咎于社会……等等等等不堪吧……都是我曾经在最初那个十年,和过去这十年当中亲身体验过的。但是,前后两个十年,我的心境和面对这些的态度以及处理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觉得没有别的,就是学习而已,就是对于国学的不间断的学习,不间断的静心领悟,和不间断的精心践行;而后再学习,再领悟,再践行,让我对于一切事物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对一切问题的处理,逐步有了办法,所以开始体验到生活的各种美好:比如劳动和付出有它独特的美好,比如逆境有它独特的美好,比如情感失落孤独寂寞也有它独特的美好,这都是过去的我不能够体察到的,内心会觉得因为这种体察而彻底地欢欣,这些是国学带给我的一种我不太会形容的,妙不可言的感触。有了这些变化后,我发现,奇异的事就不断发生了,过去许多矛盾没有了,转而进入的,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内心世界,是幸福生活。

  这里我再次强调“静心领悟”和“精心践行”,因为学习国学不是用来写作文,用来答题考试,是要以先贤的智慧,指导我们的人生,改变我们不好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重新建立更客观,更理智,更智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期改变我们整个人的生命状态和生活状态,甚至是命运。那么一定要先静心领悟、品味,再精心践行、总结,才有这个可能。

  国学与人生阅读随笔【第五篇】:国学与人生感悟

  打定什么主意,全靠自己;要前进要停止,在于自己;走上人生正途,全在自己一念之间;走上人生正途,要化被动为主动。 如果探讨孔子思想对现代人有何启示,则首先值得注意的即是“自我的觉醒”。人要真诚,首先需“自我的觉醒”。如何做到这一步?以下稍加说明。

  首先打定什么主意,全靠自己。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统帅可能被劫走,就像金庸《天龙八部》里的萧峰,凭着高超武功,可以在千军万马之中,把敌方统帅劫走。但是,一个平凡人的心意却不能被改变。“志”是心意,代表心中对某件事的固定看法。孔子这句话的重点,不在强调平凡人的顽固,而在肯定:即使是个平凡人,只要打定主意,就没有人可以改变他。换言之,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为这个想法负责。

  其次,要前进要停止,在于自己。

  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意即:譬如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即使才倒了一筐土,如果继续做,那也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在这一生中,我们做任何事不都是如此吗?与其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如自己勇敢承担。

  第三,走上人生正途,全在自己一念之间。

  孔子以自己作为示范,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行仁离我很远吗?只要我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在此,“仁”字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指“行仁”而言,亦即走上人生正途,或具体去行善。这句话的契机在于“我欲仁”三字。“欲”代表内心的意愿,以及由此而生的力量。

延伸阅读
人生之路,无论如何的精彩,也无论如何的悲壮,都会留下一道道个性十足的印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细雨人生散文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1-29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流水光阴,四季人生散文(合集6篇),欢迎品鉴!
2023-11-13
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珍惜人生散文【八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3-11-06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汪曾祺领悟人生散文集读后感精选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08-11
班级生活随笔(一):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理解与开展  中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德育是中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如何让在多元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广大中小学生能够自觉接受德育教育、让老师可以对症下药、把握主动,既当教书的经师,更当好育人的仁师;既当好知识传播者,更当好人生教师随笔 > 班主任随笔
2019-12-03
关于幼儿园孩子内向怎么和家长沟通教学随笔【第一篇】:怎样对待内向孩子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个性特点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而这个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然而,这些年一直从事幼儿教育的我,看到孩子们一个个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胆小、性格内向、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教师随笔 > 老师随笔
2019-12-02
优秀教育随笔【第一篇】:对年轻人的告诫  几年前,有些大学生来向我抱怨,如何不满现实,我告诉他们说,连米长在哪一棵树上,你们都不知道,还在这里不满这样,不满那样,假如把国家交给你们治理,结果不出三个月,只有两个字——亡国。自己一点人生经验也没有,在那里乱想乱批评,毫无用处,也毫无道理。治国不是简教师随笔 > 老师随笔
2019-12-02
研发卓越课程个人随笔【第一篇】:新教育“研发卓越课程”专题研讨会学习感悟  4月27日上午,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暨“研发卓越课程”专题研讨会在江苏省海门中学开幕。我们一行18人有幸参加了这一盛典,开幕式后,我们看了四个学校的新教育卓越课程的精彩展示。  一、课程展示精彩不断  第一个是海门市教师随笔 > 老师随笔
2019-12-02
幸福很简单教师随笔【第一篇】:一定要做个幸福的教师  (一)胸中有梦  教师的幸福首先在于“胸中有梦”。我们之所以强调要争取做到“胸中有梦”,是因为有梦的人生才是幸福且充实的人生,有梦的人生才是幸福且快乐的人生。对于胸中有梦的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教师随笔 > 老师随笔
2019-12-0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随笔【第一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随笔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一个蕴藏着极大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生命阶段,也是一个非常脆弱、容易被错误定向的时期。幼儿期的良好发展是幼儿后继学习与终生发展的坚实基础。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端,关系着基础教育的整体教师随笔 > 老师随笔
2019-12-02